关于一点小说明 有读者fz1996指出,指出37毫米高射炮的错误。后来翻阅了大量资料,才知道苏联的最早的37毫米高射炮,是模仿博福斯公司的40毫米高射炮,该炮于1939年定型。在此之前,苏联使用的是少批量的25毫米高射炮,但那种高射炮也是在1935年的时候才投入生产,而且数量极少,是属于研究所用的武器。
在1935年之前,苏联高射炮的资料,几乎完全是空白。其实就算是到了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,苏军也是极其缺乏防空武器。因为苏联空军惨败,苏军一开始完全失去制空权,为了保证地面防空任务,苏联发挥其强大的生产能力,于是大量的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和m1939式85毫米高射炮投入现役中,在苏德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对于读者fz1996提出的这个问题,笔者在此向各位读者表示歉意。 对此,笔者又翻阅了以前淘来的一些旧书,在那些旧军事刊物中,也没有提及1935年以前苏军高射炮的资料,可能是因为数量太少,而且没有发挥过什么作用,才没有提及吧。事实上确实如此,到了苏德战争爆发,苏联一个师,加上高射炮和高射机枪,也只有少得可怜的20门(挺)。由此可见,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,苏联对防空兵并不重视。 但不能没有说苏联在1935年之前就没有高射炮兵,1930年以前,苏联就有专门的高射炮兵学校,如果没有高射炮,何来的高射炮兵学校。 对此,笔者又专门查阅了苏德合作史,不仅在网上查询,而且还翻了不少旧刊物。 苏联在当年,除了在1933年生产出高射机枪:mg18机枪的放大版——杰格佳廖夫12.7毫米高射机枪之外,就没有见过别的什么高射武器。当然,1930年的时候,苏联也生产出12.7毫米高射机枪,但那种枪性能不稳定,并未大量生产。 到1938年的时候,弹链供弹的德卡什12.7毫米高射机枪,替代了30发弹鼓供弹的mg18放大版12.7毫米高射机枪。德卡什12.7毫米高射机枪,一直使用至今,在现代战场上,还能看到这种机枪的身影,同m2高射机枪一样,是一种经典老枪。 通过别的资料,笔者发现,苏联曾少量装备过一种76.2毫米高射炮。这种高射炮的来历,是在1922年,苏德开始合作以后不久,德国提供给苏联的技术生产的一种高射炮。这种高射炮,可能是类似于日本的88式75毫米高射炮的一种大口径高射炮。 可是76.2毫米高射炮,存在极大的缺陷,因为这种炮的底座无法360度旋转,因此在对空射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死角。所以就连德国自身都没有大量配备这种炮,只是作为一个过度阶段,很快就用88炮替代了这种落后的高射炮。同样的道理,苏联人发现这种炮的致命缺陷之后,就在76.2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,研制出m1939式85毫米高射炮,不仅是加大了口径,而且底座可以转动,在瞄准具等方面也经过改进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有人觉得苏联的85炮和德国的88炮在性能上有些相似,因为他们本来就是“同父异母”的兄弟。 不仅是高射炮、重炮和反坦克炮,苏德坦克,也是“同父异母”的兄弟,只不过德国人过于追求精细,而苏联人追求数量,这才造成两国坦克的差异。 现在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书,都很难找到苏德76.2毫米高射炮资料,有哪位读者知道的,可以告知一声,笔者在此感谢各位读者。 最后说一下,朝鲜战争中,苏联人把一批自己很早就不用的76.2毫米高射炮拿来“送”给了中国,当成支援中国的武器之一。 " "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.8dushu.com,老域名已经停用,请大家重新收藏,并使用新域名访问。 |